阮小华
发表于 2011-5-15 22:17:06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5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成就
徽派朴学
阮元作为徽派朴学发展后期的重镇巨掣,其治学师承戴震,守以古训发明义理之旨。乾 ...
阮元的隶书笔法遒劲有力,隶篆兼之,笫一幅看其用笔应为老年所书,尉氏阮庄村之阮籍墓碑文是他亲题,
阮小华
发表于 2011-5-15 22:28:11
本帖最后由 阮小华 于 2011-5-15 22:31 编辑
阮籍墓碑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15:17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5-17 23:15 编辑
扬州杭州两地共同纪念“清代大儒”阮元
扬州学者王章涛先生的《阮元评传》正式出版。至此,耗时20年的《阮元传》、《阮元年谱》到《阮元评传》系列文化工程大功告成。同时,杭州人还在西湖边的西泠印社边竖起了《阮元传》的封面铜像,并将阮元作为杭州的六大文化名人之一。
阮元是“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清代学术大师,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历任“内阁学士,户、礼、兵、工四部侍郎,山东、浙江、广东学政,浙江、河南、福建、江西、广东、云南巡抚,漕运总督,两湖、两广、云贵总督……荐升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兵部事务。在浙江为官时间较长。他力倡办学,保护搜求地方旧籍,主持修志,指导后学著述。因此阮元的弟子广布后世,阮元主持或指导编修的方志及著述更不胜枚举。他还创立了清代著名学术团体“扬州学派”,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据悉,阮元三部曲的出版,使更多人了解了阮元这一扬州大儒,另悉,《阮元年谱》还获得了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17:09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5-17 23:17 编辑
清代学术大师阮元家族“阮氏祠”石刻扬州现身
清代学术大师阮元家族的“阮氏祠”石刻日前在扬州邗江公道镇亮相。这也是阮氏家祠建筑物中惟一保存至今的遗存,价值珍贵。
据介绍,1983年公道棉织厂拆除沿街旧房时,从根基下挖出了4块石材,上面刻有文字。当地一位村民觉得将它们当作建筑的垫脚石实在可惜,就将其搬回了家中,并保存至今。这4块石刻长宽均为53厘米,厚10厘米中,其中3块分别书有“阮”、“氏”、“祠”,另外一块损坏严重,辨不清所刻文字。(新华网江苏)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19:12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5-17 23:19 编辑
阮元后人阮仪三故乡深情侃“文保”
在阮元诞辰240周年之际,阮元的后人阮仪三回到了故乡扬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先生曾成功地为丽江、大理、平遥、周庄、乌镇等古城进行规划,他培养的12位弟子也都已成为我国响当当的城市规划专家;但昨天在扬州,阮先生仍谦虚地称自己在文保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扬州文保前景宽
阮仪三对故乡扬州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说,扬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遗存极为丰富,扬州文物质高量多,像瘦西湖就是全国保护得最好的园林;另外还有个园、何园、双瓮城遗址等,“扬州单体文物保护得非常好,但是城市整体风貌尚有缺憾。现在剩下的好东西越来越少,其价值也就越来越凸显,因此更要审慎、认真地对待历史名城。”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学生的阮仪三就开始在故乡扬州从事历史文物的保护,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又带领学生来到扬州做城市保护规划。回忆起当年小秦淮的风光,他充满了留恋……交流中,阮教授指出,扬州在运河文化中举足轻重,把隋炀帝陵和盐商文化结合起来,运河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除扬州八怪、史可法外,扬州还可以充分挖掘阮元等历史文物,这对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倡导弘扬新时期扬州人文精神及促进文化大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保”要修旧如故
昨天,阮教授与记者聊得最多的就是理念。他说,保护古建筑等历史遗存一定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使它所拥有的信息完整地得到保留;有缺损的要进行修缮,但要采取谨慎科学的方法,使其延年益寿,但不能使其“返老还童”;对于已损毁及早已不存在的历史建筑,没有必要再重建和新建。“这在《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中早就阐明得很明确。我国1992年公布的《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上也有明确规定。”
“文保”要走出误区
阮教授重申,“在当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一定要纠正两个误区:保护历史遗产不等于发展旅游赚钱;修塔修庙也不等于文物保护,那是一种粗浅理解,是一种伪文化。”他认为,古欧洲城市的辉煌之所以延续至今,得益于上千年坚持不懈的保护。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及一些无知行为的破坏,如今我国能够展示的古代文明已屈指可数。“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国保护文物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相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慢慢缩小。他说,苏州为增强青少年的文物意识,特别针对小学五年级至高中的学生出版了《吴文化读本》。这种从孩子抓起的文保意识很值得其他城市推广。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20:51
王章涛与阮元20年的坚强“对话”
终身不渝的“阮元情结”
今年60岁的王章涛,1958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道中落,自己又为长子,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课堂,投身到了火热的大炼钢铁运动中去。通红的炉花,并没有泯灭他的理想,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文学热情,他写诗写散文,写火热的生活,写出了许多难忘的歌。他一直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所以从毕业的那一天起,他一刻也没有放下自学课本。然而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最终使他的大学梦破灭了。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地自学,因此,具备了较为坚实的文理科基础。
促使王章涛下决心研究阮元,是缘于这样一件事。王先生曾就“阮元是什么人”这一话题调查了扬州的大、中、小学生及一些成功人士,绝大多数人竟一概不知;而与阮元关系不大的杭州却已将阮元列为该市的六大文化名人之一。对此,王章涛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为普及乡土文化教育做点事,于是决定研究阮元。那年,王章涛刚好40岁。
为了搜集资料,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扬州教育学院图书馆及南京、北京、上海、广州、镇江等地的图书馆内都留下了他不倦的身影。他做了几十万张卡片、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而《研经室集》、《雷塘庵主弟子记》、《雕菰集》等鸿篇巨制,就是他一笔一划地抄下来的。看到那一摞摞已经发黄的笔记本和卡片,记者被深深地震撼了!
镇江图书馆每天中午本来是要闭馆的,但工作人员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特地为他一个人开个房间供其读书。1992年,为了找《广东通志》、《学海堂集》等书,他又专程赶往广州查阅资料,一去就是半个月。
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和名师指点,一开始,他常不得其法,事倍功半。但他从不气馁,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入门。除了知识积累欠缺、资料缺乏、时间紧张外,王章涛还面临着资金的困难。于是,他不得不利用晚上和周末揽些电气工程活,以补不时之需。长期高负荷的学习和工作,让这个市青年篮球队的中锋过早地衰老了。王章涛认为,阮元出现在扬州,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积淀深厚的扬州文化现象和人文精神的共同产物,因此,阮元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有人说扬州出妓女,其实扬州更出学者和尚书(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当时中央六部中,竟有五部由扬州人执掌大权。在扬州屠城不久,石涛等一大批文人就投奔扬州,他们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文化底蕴。今天研究扬州学派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个博导对一个“初中生”的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黄爱平先生曾这样评价王章涛:“2000年4月在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上初识当地奇人王君章涛。在纵论扬州学人时,得知章涛先生为表彰乡邦先贤,弘扬传统文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致力于搜求典籍,专事著述,已有《阮元传》之出版,并有《阮元年谱》纂辑。钦佩之余,亦不免略存疑问。为阮元这样的学术泰斗编年作传,绝非易事。而今煌煌百万言的《阮元年谱》由黄山书社出版了。笔者翻阅样稿,深感此谱具有容量大、涵盖广、资料全、考证精的特点,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述了阮元的生平事迹,还折射出清代中叶社会政治的状况及其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一代学术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它将进一步推动人们对清代社会政治、学术文化的研究。”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21:50
阮元与清代广东学术
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史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人们期望能以新视角、新史料、新发现予以推进。近读《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五期发表的李绪柏《清后期广东学术文化的奠基者阮元》和赵春晨《清代广东两次文化突进的成功经验》,引起了我甚大的兴趣,因为两位作者既立足于广东历史文化的史实和特点,又放眼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全局,作了很有意义的新探讨。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史研究蔚成风气以来,各式各样的论著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在恰当地肯定文化史论著的丰富多样性的同时,我们又应当认识到:研究文化史更须重视探讨对文化演进影响重大的问题,即对于重要政策、措施、事件和人物的深层次论述和总结;应当探讨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递嬗变化的前因后果;中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区在文化演进上各有什么特点,地区特点与全国主流文化形成什么关系,前后又有何变化。诸如此类问题的探讨,必然能揭示出更有意义的史实和实质性内涵,推进我们对文化演进的认识。
这两篇文章所着眼的正是对清代广东学术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的论题。因为,阮元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起在粤任总督九年,于学术文化建树甚多:他创建学海堂,提倡经史考证之学,扭转了前此广东士人空谈心性之学、究心八股科举的风气,其后广东学人赞扬云:“岭表自学海堂成立,百余年来,文风彬蔚,作者肩望而林立”;他奖掖提拔了一批人才,使之成为日后很具特色的岭南学派的中坚;他辑刊著名的《皇清经解》,收书183种,共计1400卷,成为清代前期以考证学为中坚的学术成果的集中总结,时人称颂其“囊括一代,整齐百家,藏之山阁,而诵声遍四海矣”。《阮元》一文,从学术、人才、教育、刻书五个方面,分析、对比清代前、后期广东在各个学术领域中的深刻变化,以究明阮元作为清后期广东学术文化奠基者的重大贡献和影响。如在学术方面,因为阮元创设学海堂,以经史之学课士子,遂使广东兴起考证之学。在阮元倡导、奖掖下,风气日盛,作者日多,成就斐然。此后林伯桐、侯康、陈澧等人的学术著作,都臻于国内一流水平。《突进》一文将阮元督粤提倡朴学,与自光绪十年(1884)起任两广总督五年余的张之洞在粤提倡学术文化的贡献结合起来考察,首次在学术界提出“阮、张二人先后督粤期间曾出现两次大的文化突进”的论点,并从主政者对地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发展教育、培育人才,大量刊刻典籍,保护和利用地方文物、文献等项进行探讨。不仅对清代后期广东学术文化发展的面貌作了较为系统的勾勒,而且借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全国学术文化的新潮流。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23:18
阮元与龚自珍及张之洞
读王章涛先生著《阮元评传》,想到一点趣事。
我想,在清代的文人学者里,像阮元(1764-1849年)那样高位高寿、著述等身、卓有贡献的人,实在不多。青年进士,中年学政,久任督抚,兴学刻书,官声和学问同高,福禄寿都有了。到道光十七年(1837),他75岁,才获准退休,回老家,86岁在老家扬州终老。他归田以后,不再与官府官员接近,只读书写作,整理自己的文集陆续出版。请想,他一生早已做官做到了头,什么样的权势都见过了,巴结奉承的一套,也看够了,已经厌倦极了。于是想远离。书上记着这样的事,这也是在许多书上都有的。这就是:“阮文达家居,人有以鄙事相浼,则伪耳聋以避之。山民(指龚自珍)至,一谈必罄日夕。扬人士女相嘲曰:阮公耳聋,见龚则聪,阮公俭啬,交龚必阔。两公闻此大笑,勿恤也。”勿恤,就是不以为意。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1839年,大诗人龚自珍辞官回乡,路过扬州,拜见这位“阁老”。再过二年,龚自珍就去世。可以说,这事只可能是这一次,据年谱,时在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那年,龚自珍写下最著名的《己亥杂诗》共绝句315首。第109首就记着在扬州与阮公的会见。诗里说,“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忘记阮公是高位大贵人,只当他如先秦大学者伏胜。这也就是说,只以学问先辈对待他。于是有位魏季子,作文记下此事。
《己亥杂诗》里,提到阮公者,还有两首。一是213首,忆在北京时承阮公赠香木一块,以雕佛像,一是167首,忆在北京时阮公命自己释金器铭文。这说明二人本来也有交情。后来阮公不与俗事,而龚氏本来就与俗人不搭话。但这二位,见面就谈个没完。这只能说是性情相近,气味相投。比如在书法见解上,他二人是相近的,从主张上,从理论上都是。这其实也反映出一定的社会观点以及对政局和民心的理解。而且,除了《杂诗》中提到的交往以外,龚的诗名已满天下,阮公定知。而且,二十年前,在阮元六十岁生日时,有人为其作《年谱》,请龚写了《阮尚书年谱第一序》。为什么叫“第一序”?文中说“俟公七秩之年,更增十卷之书,当更序之,此其第一序云尔。”龚氏的文章自然是一流的,见解也高,当年一定为阮公首肯。所以这两位年龄相差28岁,地位隔如天壤的人,竟如此倾心。
说到这里,联想到有关的另一件趣事。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大人物张之洞,其平生事业、学问、地位,大体如阮公,只是寿数差一点。连生活的俭啬也相近。在清代要找一个与阮公相近的人,大约可以举他。也许他的学问较阮略差。且说张之洞55岁寿辰时,在湖广总督的任上,他创办的两湖书院正落成。贺寿的文章很多。张最欣赏的是他的得意弟子周某的一篇,每有客来,他就请人读此篇。但是有另一位师爷向他说:我看着,此文怎么有点像龚自珍的《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张当即翻读,发现其中大段的抄,大段的仿,大段的改头换面。所说果然是实。张读后“默然长吁”,说周先生这是“欺我不读书”,这一下更使许多人都知我不读书了。真丢人!后来,他疏远了周某人。由此可见,龚氏的文章,当时虽未成集,也早已为士子熟读。龚氏理所当然为阮公重视,阮与龚可以谈笑终日,是自然的。如果龚活到张之洞时代,张之洞一定也会看重此才。阮、张都是识才且爱才若渴的人。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17 23:24:49
阮元故居将建扬州学派纪念馆
——江苏扬州阮元故居采访记◎“文化广场”特派记者钱汉江
扬州满街是历史名人
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的300年间,扬州是明清两朝的经济大动脉—漕运的枢纽,也是中国最为繁华、消费水平最高的商业城市,退休官员、最有钱的富商大多聚居在扬州,人口达百万之众,有了500年经济与文化的积淀,扬州的名胜众多,历史名人满街都是。记者步行到老城区转了半天,平均10分钟就能“遇”上一位历史名人,个个来头很大。路经扬州市委,见扬州市府大门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衙门门楼,看来年代久远,黄色铜钉还放射出几丝光亮,原来这里曾是明清两朝的“两淮盐政使”衙门,纪晓岚的儿女亲家卢见曾就在这里当两淮盐政使。卢见曾是山东德州人,个子矮小,本事很大,长得很瘦,智商极高。他的官声不错,为扬州盐民说话,盐民为他建了生祠。“盐政使”是个大肥缺,朝中无人往往当不长,卢见曾受人诬告被发配到新疆,后来乾隆为他平了反,再叫他当两淮盐政使。他虽是驻地在扬州的京官,但对扬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贡献极大,在瘦西湖建了红桥二十四景,成为轰动扬州的一件盛事。扬州人见到“二十四桥”,就会想起“卢矮子”卢见曾。
从文昌路转入东圈门,只见在一排新楼中间有一座老宅照壁,如同在西式客厅中摆着一件中国古董,古朴中透出古代文化。这样的照壁只有建有功业的人家才能使用,是地位和权势的标志,一问原来是南宋抗元名将李庭芝的故居。他是一个和文天祥一样的民族大英雄,曾在扬州当“两淮制署使”,率领军民死守扬州两年,挡住了蒙古骑兵南下。元军三次劝他投降,都遭到他拒绝,后来壮烈牺牲。扬州人建了一座“双忠祠”,如今保存完好,纪念的就是李庭芝和他的主要将领姜才。
从李庭芝故居再往前走,见一幢老宅白墙黑瓦,里面的花草树木、假山假石透过大门很能引人驻足观望,这是清代大盐商汪竹铭的豪宅。王竹铭是扬州的商界名人,赤手空拳从安徽旌德到扬州闯天下,成为富甲扬州的大盐商,他的四个儿子极有商业才干,后来到上海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家。汪竹铭处事低调,不爱张扬,又大又阔的园林豪宅叫“汪氏小苑”。
从“汪氏小苑”前行就到了毓贤街。毓贤街是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很不起眼,巷北面一段青砖墙壁上镶嵌着一块长长的石匾,镌刻着“太傅文达公家庙”七个大字,原来这是阮元的故居。经历了200年的风风雨雨,阮元故居的框架结构居然完好,围墙里清代房屋仍是端庄结实,一片古色古香之味。这个阮元可不是等闲之辈,一个和乾隆皇帝写对论诗的才子,被清道光皇帝誉为“极三朝之恩遇、为一代之完人”,一位官德、民声极佳的名臣,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儒。当官当到像阮元那样,建寺纪念,老百姓不仅不反感,还会进香供奉。
阮礼军
发表于 2011-5-25 22:19:15
阮氏家庙
阮元有“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誉。我市文化博览城项目建设正在顺利推进,记者昨从文物部门获悉,阮氏家庙展示方案刚出炉,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布展。阮氏家庙将呈现怎样的景象?记者带您先睹为快。
“东庑”“西庑”
中国家庙的演变+阮氏家族史
阮元,对中国学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给家乡扬州留下了丰厚文化遗产。在阮氏家庙,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刚走进阮氏家庙,来到第一道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阮氏家庙”匾,并且有楹联:“万古流芳昭祖德 千秋垂泽纪宗功”,通过墙壁上的介绍,您可以看到阮氏家庙的建设情况,以及家庙的历史演变。
走到第二道门,除了楹联“睦族敦亲尊祖训 尊贤敬老葆宗风”外,您还可以看到墙壁上有阮氏尊崇的四个字,分别为:忠、孝、节、义。
接下来,在“东庑”,您将看到的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家庙的演变。例如,清代皇家太庙的照片、孔氏家庙的照片、安徽祠堂堂号图片、安徽泾县胡氏祠堂的图片以及公道镇阮氏宗祠的照片。而在“西庑”,则展示的是阮元迁至扬州后,阮氏家族史。
阮氏家庙
复原当年祭祀仪规场景
再往后面,就是阮氏家庙,这里基本复原当年的场景。无论是楹联“鲁浙试文章,杜绝院棚关节;江湖种芦稻,筹开祭赡章程。”还是匾“文秉枢衡 武承嗣荫”“恩传三锡 家衍千民”“亮功锡祜”以及36块“福”,都能让您领略阮氏家族的气节。
因为这里主题是祭祀仪规,您还可以欣赏到祭祀场景的照片和画像。当然,也展出了阮氏家族中,阮元上面的四代祖先。
据介绍,阮元著《扬州阮氏家庙碑》一文有铭曰:“阮氏偃姓,肇受商周。晋宋之间,著望陈留……”这就是说,阮氏的祖先原为商周之诸侯,子孙以国为姓。晋宋时,迁于河南陈留尉氏县(今河南开封东南),自南宋以后迁至江西清江县。阮氏乃习武世家。元末,各地农民起义蜂起,江西属陈友谅势力范围,也有不少人数不等的“富民”起义队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政权,也为发展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历代罕见的十几次大规模移民。其时,江淮流域不少地方“百里无几家,但见风尘起”,阮氏于是迁至江苏山阳县(今江苏淮安)。明神宗时,人称“小槐公”的阮岩又由淮安迁往扬州,即为阮氏迁扬的始祖。扬州阮氏,始祖阮岩,号小槐,去世后葬于扬州南门宝塔湾附近,墓今已不存在;二世祖阮国祥,武官出身,按例赠明威将军。三世祖阮文广,官榆林卫正兵千户。四世祖阮秉谦,早卒,其子枢忠为清康熙庚戌科武进士,其孙匡衡为武德将军,曾孙玉堂为昭勇将军,皆以武进士起家。
中国历史上,建祠堂的很多,但是,家庙不是人人都能建的,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祠南临街围墙正中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石额,可见阮氏家庙的不平凡。
奉恩楼
复原阮元故居书房
最后,则是刚复建的奉恩楼。楼下,主要是阮元生平展,图文并茂的介绍,让您了解阮元一生仕宦特达又不废学问,如何成为“扬州学派”中影响深远的领袖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您还可以欣赏到一副楹联,这是道光帝赐给阮元八十寿辰的“礼物”。阮元七岁开始咏诗,著有诗集《文选楼诗存》、《琅嬛仙馆诗略》,二者收入《揅经室集续集》中,共计有千余首学,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他的书法作品、印章、著作,以及诸多名人的照片等珍贵史料。
而楼上则复原阮元的故居和书房。 记者 陶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