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西部之剑 发表于 2013-6-14 15:01:32

阮国同时期的诸侯国之微国

微国



微国,夏朝时期最早建立于山东的西南部,后被殷商上甲微打败,向西逃到了山西潞城,但是冤家毕竟是冤家,敌国终究是敌国,商与微最后还是战争不断,后来商王廪辛(商代第26位国王,公元前1191年即位。廪,音lǐn)对微国的打击最为沉重,在战争中,俘获了微国的重要首领,并用以祭神。战败的微人不得不再次西迁,这次他们西迁到了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
西周时期建国
周原出土的卜辞中记载,周文王时,楚和微曾共同参与了周的祭祀活动,举行过焚柴祭天的仪式,这表明微国对西周十分忠诚。由于微族与商人属世仇,周武王伐商,微国积极参与的程度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据《尚书·牧誓》记载,联军部队“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一直是勇往直前,不知退缩。
武王灭商后,微国受到重赏,受封为子爵,在陕西眉县正式立国。此处离西周都城不远,微国负有保护周京外围安全的责任,表明灭商后,周王对微国十分信任。
微国迁鄂
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周王朝平定了东方的动乱,政权一旦稳固之后,微国和其宗主国的矛盾也突显出来,西周王朝不允许在他的发祥地出现一个强大的外姓族国,特别是有影响和号召力的古国,于是,在西周早年的金文中就出现了征眉(微)的记载。微国先是委曲求全,一面卑词求和,一面进贡布帛珍宝,但周王朝还是不依不饶,最后,不得已,微国再次走上了逃亡之路。
这次逃亡,由于东出函谷关的道路为西周军队把守,微人不得不向南翻越险峻陡峭的秦岭,出褒斜古道,于千辛万苦中经陕西汉中奔鄂西北,在鄂西北有和他们的先祖并肩作战过的庸、卢、彭、濮等方国的后人,这些方国与微国由于历史上曾经结盟,一直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
微国再次建国
微国在竹山立国,大概在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3年在位)时期,微国彻底迁出鄂西北,大概是在西周末年,或是东周初年,其受庸国庇护,在竹山西立国,不足两百年。
据《史记》,楚国当其崛起之初,熊渠“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楚国为什么要先拿庸国开刀,换言之,楚庸之间有何过节呢?在古代,兴师讨伐,是要有一定理由的,谓之“师出有名”和“兴师问罪”。《史记》载楚武王熊通伐随,随人就质问楚国说:“随国并没有什么罪过,你们为什么要兵戎相见?”熊通对此作了回答,他说:“楚国属蛮夷之邦,现今诸侯相侵相杀,我也想加入混战,如果你随国能从中斡旋,让王室提高我的封号,我才罢兵。”随侯答应了熊通的要求,楚就收兵回国了。
据《左传》记载,齐桓公率领多国部队伐楚,楚国质问说:齐楚间隔着多个国家,为什么要劳师袭远?齐国回答了三条理由:一是王室有授权,二是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进贡,三是周昭王南征而不复,与楚国相关。对“贡之不入”,楚人承认有此过错,但对昭王南征不复,楚国坚持认为与己无关。关于熊渠伐庸的理由,史籍未予明载,但从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看,肯定会是“师出有名”的。
楚国讨伐庸国的理由,我们认为与“昭王南征不复”有关,由于庸国一直庇护和支持南逃的微国,并带头联合周边诸国多次与南征的王师对抗,因此,楚国就以为昭王复仇的名义首先兵指庸国,这是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熊渠伐庸,时周夷王在位。
夷王之后是厉王,厉王之后是宣王。周宣王在位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加大了对江汉和江淮间各种反对势力的打击力度。在《诗经·大雅》中,有《江汉》一篇,据近人考证,此即是存世的《昭伯虎簋铭》之一。诗中颂扬了昭穆公(又称昭公,名虎)远涉江汉,征服淮夷的辉煌战果和业绩。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江汉之水畔,宣王命召虎,负责开四方,精心治疆土,无忧也无难,划地分田土,直到南海滨。”此时不仅楚国的扩张政策受挫,有所收敛。在竹山的微国,也在周王室的重点打击范围之列。在周宣王时的铜器铭文中,又有王朝征微(眉)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铭文中“眉敖”连称,许倬云《西周史》说“眉敖”是仿楚国称国君为“敖”之例,眉敖就是微国国君,并说微国地在川东,竹山西与四川接壤,其方位大致不离。
据宣王时的器铭,眉敖在得知周王要派大臣讨伐时,赶紧向周王进贡称臣,周王很高兴,取消了征伐计划,并给予了回赐,并称述其由远方归顺之德。我们认为,称微王为眉敖,一则反映微国时在江汉之间,用的是楚方言称谓;二则反映周人因忌讳而不称微王(眉王),微国国君在竹山就是称王的,“微王山”就是证明。周王室反感诸侯僭号称王,便于铭文中依方言改称“眉敖”以为掩饰。周宣王时有征眉之举动,这证明了此前周夷王时楚伐庸,其理由为庸庇护了微国的推测是能够成立的。楚伐庸,是替周王讨还公道,理由确实充分。
熊渠伐庸,庸国为了息事宁人和减少麻烦,大概同意了驱逐微国的要求,但这只是一种敷衍。当楚军撤退之后,微国仍在庸国的西境活动,故至周宣王时,仍然有征眉(微)之举。由于受楚国和周王室的双重压迫,微国在鄂西北很难立足,特别是后来楚国势力愈来愈强,庸国已自身难保,无力为微国提供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微国进一步向远离中原的西南地区迁徙。于是关于微国的地望,又有四川巴县之说,还有更远至四川眉山的说法,认为眉山也是微人居住后留下的地名。从湖北竹山西南至四川巴县,再西至四川眉山县,
编辑本段
含义

微国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九十年代,人们创造了一个新单词来命名他们,叫做“Micoronation”。他们不具备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地位,却一本正经的把自己当作合法的一国:设计国旗国徽、成立政府、发行货币邮票、颁布护照……
微国是由一小撮人建立的、除了本国国民之外没有人承认的”自娱自乐型国家“。
编辑本段
分类等级

微国研究专家、美国人欧文·S·施特劳斯把微国分为5个等级。
第一级:没有几个成员,随意的临时拼凑而成,没有实践行动的微国;
第二级:有较多的成员并组成了机构,但大都停留在纸面或网络上,没有实践行动的微国;
第三级:拥有现实中的一些国家象征,如国旗、国徽、货币和邮票,但影响力只限于某一地区的微国;
第四级:拥有现实中的一些国家特征,如国旗、国徽、货币和邮票,同时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微国;
第五级:最高级的微国形态,不仅具备第四级的特点,而且谋求自立、挑战所在国法律的微国。
虽然微国的数量很多,但真正能达到最高级的只有十来个而已。

阮少文 发表于 2013-6-14 16:46:02

了解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阮国同时期的诸侯国之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