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行
麻城行(联谊篇)红安竹林堂阮化植
七百多年前昭公五世孙阮彬公(行万六)随父任由江西吉安迁湖北黄州,后定居麻城仙居乡梅家店阮家堑。
彬公配杨氏、继配潘氏子一、继配闵氏子一。其长子阮仁卿(昭公六世)随父居麻城,为麻城阮氏始祖;次子阮贵卿(昭公六世)迁红安为红安阮氏始祖。
明朝初年,阮仁卿的重孙阮仲刚迁徒到麻城亭川乡望花山镇沙塘凹定居,后裔析居以沙塘凹为圆点向四面幅射,分别有阮家院子、阮家大垸、阮家鞋铺、阮家石桥、枫树凹等阮氏家族聚族而居的几个自然湾村,不久,这支阮氏人文蔚起。
明弘治十二年(1500年),阮仲刚的孙子阮璋考中进士,官至行人司副使。明嘉靖二年(1524年),阮璋的侄子阮朝东考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再升户部员外郎,不久转任四川提学副使。在四川任内,他负责地方教化,并督工兴修水利,使大旱之年获得丰收,老百姓感恩戴德,将他的事迹和名字刻在名宦祠里予以纪念。
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阮朝东的弟弟阮朝策考中进士,授官文林郎。在任不到一年即辞官返乡,在家乡设馆收授生徒,他的学生中不少人跻身科甲,成就了一番事业。清康熙年间,麻城县令屈振奇将阮朝东、阮朝策与他们的父亲阮圭,同北宋“三苏”相题并论,写诗赞曰“富贵何常忽易人,莫从冠戴念先民。丹青易绘三苏面,图画难传二陆神。缘畔锦堂推乐事,清风高节报奕伦。子孙留得高曾矩,抗志追宗旧复新。”
当年,与阮朝策同榜考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堂弟阮朝随。朝随是阮璋的次子,他的长兄阮朝聘在19岁那年乡试中举,后来在进京会试时,不幸病死在京城客舍。阮朝随人情炼达,学识超拔,出任江西星子县知县,治县有方,清廉自律,深得民心,其事迹见载南昌府志。
望花山阮氏家族,世代诗书传家,兄弟间友爱和睦,无论做官、务农,还是读书、经商,无不各安本分,谨守克勤克俭、修身齐家的祖训,因此,在明朝中后期即成为麻南望族
这几年为询根问祖,为联谊,我去过全省全国好多阮姓聚居地,因信息不通等原因,麻城一直未去过。在汉任教的阮立新老师通过在麻城组织部工作的同学介绍,终于与麻城唯一的阮姓村支书联系上。我们计划这次走访的地域是麻域白果镇,巧合的是这位书记就在白果镇来福行政村任职,他家就在离沙塘凹里许的阮家鞋铺村,又巧的是他叔叔是上次麻城阮氏修谱的组织者参入者。
四月九日,来福村书记阮德安在麻城白果镇迎接我们,引领来到阮家鞋铺湾。德安书记的叔叔八十四岁高龄的阮树常前辈接待我们。树常前辈教师出身曾在县文化局工作(副县级),他介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修谱的艰辛过程,我们感受到他对宗亲的热情和执着。在湖北众多支阮姓中红安支与麻城支血缘最亲,听我们介绍说兄弟县红安阮氏在近十几年中逐步完成修谱、修祠堂,修始祖墓时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在谈到湖北宗亲工作时,一致认为湖北是阮姓大省,曾有过辉煌的历程,在现时的家谱研究等宗亲活动中要相互学习配合,建立适合湖北现况的协作机制,例如成立湖北阮氏家谱协(学)会等。我们向麻城宗亲介绍了中华阮氏文化研究会近几年的联谊活动及文化研究状况,征求他对编篡中华阮氏通谱的建议。向他们赠送了中华阮氏文化研究会编篡的“中华阮姓”一书和志坤大哥著作“中华阮姓故事”,以及近年我编写的一些资料。麻城宗亲表示感谢并托我们向全国宗亲问好,向为阮氏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宗亲致敬。
一番交谈之后,树常前辈捧出他亲自组织编篡的麻城阮氏宗谱供我们查阅。至此霆公位下几大支家谱我都零距离接触,一页一页抚摸到。麻城阮氏首修宗谱是在康熙四十年,这本九十年代的谱是第五次续修。这次我们是带着诸多问题来麻城阅谱,经过几小时的对谱,收获不小。(未完待续) 为阮化植-从-武汉-章公42世 大哥和阮立新-祥-章公40世-武汉 长辈点赞!!!
陈留遗风。 {:1_17:} 化植大哥好!赞一个!{:1_14:} 化植大哥好!赞一个!{:1_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