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余庆 任根德 阮雯衷(1865—1934),镇海庄市阮家村人,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阮雯衷生而颖异,幼怀大志,因体弱早年弃学,十余岁时,在本乡渡驾桥穗和米号学业,平时省吃俭用,几年下来积蓄了一些资金。1883年,他对刚从外地归来的父亲说,青年人老在乡里是没有出息的,要到外地去创业。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积极支持,父亲还把多年的积蓄都供给他,希望他为国、为家做出一番事业来。 1890年春节刚过,25岁的阮雯衷从家乡运去一批大米,独自一人在上海租借一间店面,创办“元丰食粮号”。宁波的细干晚稻,又白、又细、又糯,很受上海人欢迎,一开张就被卖空。经过三年艰苦创业,“信用日著,声誉日隆,已稳执粮食业之牛耳”。阮雯衷成为上海屈指可数的粮商后,即在宁波设立分号,大量收购优质粮食,除一部分在当地销售外,多数都运往上海,生意越做越大。 汉口是“九省通衢”交通中心,中外商人竞争非常激烈。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洋人霸占中国产业,号召和鼓励中国商人在汉口投资兴办工商企业。阮雯衷早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财富非常愤慨,获知这一消息后,就千方百计筹集巨额资金,于1893年到汉口独资创办元丰号,全面收购皖(安徽)、鲁(山东)、豫(河南)、鄂(湖北)等省农业产品,除部分在汉口等地内销外,大部分出口国外。 当时我国农副产品加工比较落后,出口运输成本大,加上外商压价,所以收入额较低。阮雯衷深知手工生产不能适应国际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采取“以洋制洋”的策略,从外国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增长出口商品与洋商的竞争能力。 1905年,阮雯衷在汉口德租界创办元丰豆粕制造所,资金28万元,机器均购自英国,工人140人,日产豆饼3000块(约15万斤)、豆油12000斤。从落后的手工作坊,迈向了现代先进生产的前列。 1912年,阮雯衷又在开封设元丰蛋品加工厂,此为华商开设最早、规模较大的一家蛋品加工厂,主要生产出口蛋粉。接着又创办了芝麻风选厂等多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并在汉口、许昌、驻马店、彰德、明港、确山、遂平、西平、漯河、临颖、南宿州、桑园、亳州等处设立分号、分厂,又在皖、鲁、豫、鄂四省的省城设立总分厂;在各地设立多达数百处的粮蛋收购点。总投资达银二百数十万两,职工2000余人,雇用季节工数千人,占领了汉口大部分农副产品市场,并为国家创造了许多财富。仅平汉、津浦两路所缴国税一年中就达数百万元(银元),受到当地政府的赞扬。 阮雯衷开了近百家经营农副产品的企业,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问题,当时外商垄断京汉等地铁路沿线运输权,阮氏很多农产品经常受到阻压,甚至长期被堆放在破损的仓库里或露天的堆场上,造成霉烂、变质。为此,阮雯衷于清末在汉口设立了元顺运输公司,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在京汉铁路上自备车皮60余节,设专用铁道停车线,外国铁路当局无法干涉,赢得了京汉铁路运输权,大长了国威,并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急需运输的各种货物都能及时运往各地。 阮雯衷利用内地农副产品质优价低的优势,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大量收购和加工农副产品,销售国内外,不断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在当时国内外农业产品加工领域中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阮雯衷的开拓精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社会上许多就业问题,四省农民都称道他的为人,誉为“我们的救星”;一些社会名流也夸他“营业之盛,声誉之隆,前此所未有也”。 据曾在元丰号任文牍的任丰全先生回忆,阮雯衷待人很和气,一次厂内修机器,工人因无事可做,有的就玩起了“麻将”,不料被阮雯衷看到,工人们吓了一跳,以为要被经理批评了。阮雯衷不但没有批评他们,反而笑嘻嘻地说:“没关系,你们继续玩吧。这样有事了,我也不会到处去找你们了。”阮雯衷还利用自己的专用车皮,在空余时间组织职工外出旅游观光。职工家庭遇到重大困难时,阮氏都会送钱、送物进行慰问,因此深受广大职工的爱戴。 阮雯衷一生致力于兴办企业、振兴我国农业加工事业,为国、为民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幸的是因种种原因,致使他一生所得之成果尽付东流。根据记载及任丰全先生回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受到外国商人的阴谋打击和敲诈勒索。外商对元丰蛋厂心怀叵测,在汉口万国商会的策划下,由安利英与礼和两家出面,提出向元丰提供全部制蛋粉机器,产品则由两家收购。表面上是支持和帮助元丰厂扩大生产规模,实际上是外商一种侵资阴谋。外商先在卖机器上大捞一笔,在蛋制品出口时,又欺元丰在国外没有销售渠道,信息不灵,有意压低价格(只八折左右)。后来阮雯衷觉察到受了外商欺骗,乃派其亲戚张某至美国纽约设庄推销产品和回取资金,以此与外商抗衡。谁知张某抵美后,挥霍浪费,贪污舞弊,盗窃大量资金后杳无踪影,阮雯衷不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遭到严重亏损。而安利英与礼和乘机又向阮雯衷施加压力,一面造遥中伤,责骂阮氏不守信用;一面向元丰催逼欠款,要求赔偿损失,致使阮氏在精神上、经济上都受到严重打击。 二、国内发生连年内战,阮雯衷设在各地的工厂首当其冲,兵氛所至,抢掠勒索,无所不为。专用铁路车皮,也被军阀强行征用,以致运输中断,各厂相继停工。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参战国对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供过于求,外商藉口华商生产的蛋制品含有铅锌毒素、防腐剂用量过多,不合卫生要求,或则杀价,或则退货、索赔、拒收,华商蛋厂被迫倒闭的十有八九,阮氏的蛋厂也横遭厄运。 阮雯衷一生艰苦创业,最终以破产而告终。但阮雯衷胸襟豁达,并不以个人得失而自悔,他说:“元丰停顿不足惜,奈数千职工失业而痛心。”可见其宅心仁慈。 阮雯衷生前凡戚友有以缓急相告,无不立予周济;凡有困难者,扶其成家立业者不乏其人;而对于建设公善事业,尤乐引为己任。河南省多次遭水、旱之灾,阮氏迭出巨资,在各地举办平糶,或以工代赈,救济灾民渡荒。在汉口修黄鹤楼、重建吕祖殿,在许昌兴建时疫医院,在漯河同乡会购地置屋,在普陀山重修佛顶寺,在家乡重建白龙庵和兴建时中小学,都输款资助。1910年在家乡兴建阮氏宗祠,据说耗费10万银两,规模恢宏,至今尚存。 阮雯衷虽然在事业上遭受严重打击,但恢复旧业之雄心犹存。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他又打算收拾余烬,重整旗鼓,但终因时局不定,投资者裹足不前,卒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后因四处奔波,辛劳过度,遂致一病不起,临危时,还淳淳嘱咐下辈:“汝等今后须继续努力以竟余志。”终年69岁。 阮雯衷因在公善事业中作出很大贡献,清政府曾授予奉政大夫、晋封通奉大夫二品衔、赏戴花翎国学生等荣衔。卒后,在庄市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上海、武汉等地许多“宁波帮”名人都参加了葬礼,汪兆铭、叶恭绰、徐谟、王禹襄、俞道就、张肇元、虞洽卿等都为其遗像题词,歌颂阮雯衷一生的功德。 注:阮雯衷逝于1934年,当时汪兆铭是行政院院长,叶恭绰是铁道部部长,徐谟是外交部常务次长,汪兆铭还没有走上卖国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