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7325|回复: 15

    阮姓:摘自上海新金山论坛>乡土历史>阮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2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阮秋桂 于 2011-6-22 22:13 编辑

    摘自:上海新金山论坛>金山人文>乡土历史>阮姓



    海上山人 的评论:
    UID:31021
    注册时间2008-02-07最后登录2011-06-22 发帖3037搜Ta的帖子精华2威望1192 好评度85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大魔法师
    精华2 发帖3037 威望1192 好评度85 来自石化街道 注册时间2008-02-07 最后登录2011-06-22 关注Ta发消息   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倒序阅读复制链接  
       
    楼主   ┊  资料  ┊   主题  ┊   发消息  ┊   发表于: 2009-11-28 11:43:48
    (一):
            "阮"这个字在普通话的发音是ruan,在台语发音为juan,香港发音为yuen,澳门发音为Un,基本上在南方地区,"阮"发音以yuan(远)居多,而这些地区,是阮姓占全国比例较大的地区,【阮】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阮姓约占全国汉族阮姓人口57%。我推测阮的古音是yuan。而不是ruan。
        普通话的历史只有400年,400年前中国没有现在所谓的这种“普通话”。现在的普通话是满人的专用汉语!是满人发明的。普通话并不是古代正宗的汉语,而是变味的汉语。南方各省的方言才是古汉语的正确发音。我猜测阮在北方发音的变迁是否是清朝政府为了打压越南阮朝的结果,或者是元朝时阮姓族人为了避讳“元”字,亦或是元朝结束时,蒙古人遭到汉人清洗时北方阮姓为了避元祸改发音为ruan,阮姓的祖先皋陶的封地在偃(读yan),阮福映建立阮朝,改国号"安南"为“越南”,这是越南的来历,这个越字发音是yue,另外英文的拼写yuen,都跟yuan比较相似,
        说个题外话,越南在五代十国之前都是中国的领土,五代十国时期才开始分裂出去,其实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在五代之前有几个阮姓人值得大家注意,东晋交州刺史阮敷,南朝宋交州刺史阮弥之,南朝梁交州刺史阮研道,南朝梁爱州(今越南清化市北)刺史阮汉,说明阮姓在越南的政治高层有较高的影响,这为以后阮姓立国开辟了基础,注意我说的人都是越南独立以前的,当然不可否认越南11世纪陈朝取代李朝,陈朝皇帝借口“李姓人本为阮姓?!”命令越南全国的李姓人都改为阮姓,使阮姓人口大大增加,
        其实在中国远古时期,李姓和阮姓都是皋陶之子仲甄之后,李姓做了京官,阮姓在祖先封地,后来就分支了,李姓建立了唐朝,而在越南1771年,爆发了由阮岳、阮惠、阮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山农民起义。经过20年的斗争,起义军于1776年推翻了南方阮氏政权,1789年击退了清朝军队的干涉,统一了越南。 l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统治从广南至顺化的中部大片土地。次年,阮惠在顺化称帝,年号光中,建立西山王朝,统治越南北部。阮侣称东定王统治南方。原广南王阮福淳的侄儿阮福映在法国殖民者的帮助下,于1802年推翻了西山朝,建立阮朝,定都富春(顺化),改国号为“越南”,现在越南最大的姓好象就是阮姓,越南的资料太少了,有人说是黎姓和陈姓,我没证实,当然这时的阮姓有了很多的少数民族血统,但是其实越南比朝鲜受中国的影响还要深。  
    (二):

    阮姓,就其来源。当前,普遍的说法是三种。其一,以国为氏,皋陶之后,国为阮国,故址在今甘肃平凉。其二,出自偃姓,亦属皋陶之后,其三,石姓改姓。此三种说法,第一种当为阮姓起源的主流,《诗经•大雅》、《通志•氏族略》 均有记载。第二种说法,追根溯源和第一种一样,同为皋陶之后。至于石姓人改姓阮,则为少数。
        接下来说说阮姓的迁徙和发展。从今天见于史书所在的阮氏名人分布来看,陈留无疑是阮姓第一大郡望。而从明清及近代阮姓名人及分布来看,阮姓的重心无疑移到了南方。这就是永嘉之乱后,中原名族包括阮姓大量南迁的结果。如此就可以反推阮姓的迁徙发展,勾勒出迁徙发展的主要轮廓,当然以起源于平凉泾川的一支为主线。也就是说自自商末周初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周代至秦,逐渐从关外迁入关内,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繁衍,其中迁到河南陈留的一支,自东汉末阮瑀一代起,声名鹊起。阮瑀名列“建安七子”之一,其子阮籍是“竹林七贤”领袖人物,其孙阮咸也在“竹林七贤”之内,祖孙三代名满天下,列建安、竹林名士十之三席,可谓名门矣。当时的前后百余年间,咸子阮孚、阮瞻,族内阮武、阮放、阮裕等俱为名士。这一干人等的出现使得阮氏一族名列名门世族之中,达到了阮姓有史以来的兴盛和辉煌。然而,纵然名士自风流,但是他们对做官似乎不太感冒,总是淡泊名利,闲谈老庄。西晋永嘉之乱时,阮孚、阮放、阮裕、阮修等偕老幼南迁避乱,阮修于途中遇害,其他人到达今江苏南京居住下来。而阮裕同阮籍、阮咸一样,淡泊名利,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剡山(今绍兴)。真是名则名矣,家风自在。南北朝避难于江浙的阮姓名人辈出(如阮长之、阮万龄等),不少人官居高位,但是淡泊名利的祖传遗风已深入阮姓人的骨子里,加上乱世的纷扰,当官的逐渐隐退,最终显赫一时的阮氏家族名声退出历史舞台,更可悲的是在隋唐这样统一的盛世竟然出现人才的断层。可惜的是,阮氏一族始终生生不息。南北朝避难江南的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因素又在不断播迁,逐渐迁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后世可见证其真实性:明末佞臣阮大铖即安徽怀宁人,《天龙八部》里面提到的湖北阮家也不会是金庸的胡编乱造、广东阮姓名人有阮啸仙、阮玲玉等……)。隋统一后,南方有阮姓迁回北方。到了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到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等地。南方的阮姓因为明初战争也在不断迁徙,我家始祖就是那时候迁到云贵交界地带的。明中叶后,阮氏有毒害赴台着,而今阮姓在台湾尚能列入百名以内。到了清朝,康乾之后,有山东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于是阮姓迁播天下,形成遍布华夏,重点分布于南方尤其是江浙、两广的局面。
        至于越南阮姓,确有源自中国的说法,但是水浒英雄阮小七征方腊后到越南称帝,越南阮氏由此繁衍的说法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较真。历史上阮姓迁居越南始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交州(包括今天越南北部)刺史、太守多为阮姓。南朝宋将领阮谦之率兵征讨并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并大败之,有几房庶子,留居林邑,交州(阮谦之征讨林邑的事迹《水经注》卷三十六有记载)。这才应视为阮姓迁居越南之始。后来到了陈朝,闽广阮氏打渔出海跟之前迁入交州的阮姓有了往来,至隋初互迁明显。到了宋末,绍兴阮蜇辗转迁到交趾,后称安南王。阮蜇事迹史书已不可考,但《越州阮氏宗谱》有记载。而且明清及近代以来多有越南阮姓到绍兴访祖,拜谒宗祠,说明阮蜇出海也不是空穴来风。那么越南为什么有这么多姓阮的呢?越南历史上曾历经李、陈、黎等封建王朝,李陈过度时陈朝统治者勒令前朝李姓统统改姓阮。而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为阮朝,历经越南近两个世纪。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虽然越南阮姓和中国阮姓有种种联系,但是历时已久远,当今越南阮姓成分已相当复杂了。而今中国和越南各位独立的国度,虽称“兄弟之邦”,但历史纠葛终难以扯清,越南对中国反复不定,在今南海问题上越南蠢蠢欲动……因此我中华民族之阮姓人,应该判清立场,纵然越南阮为一大姓,我们用不着以他们王我们脸上贴金。一个半世纪以前阮元在任云贵总督时对于越南阮氏犯境采取的就是毫不留情的打击政策。
    阮在中国当今姓氏当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古老氏族,然相对于张王李赵来说人丁不旺,但是这不影响我阮氏名人辈出。从古到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文学家阮瑀、诗人阮籍、音乐家阮咸、目录学家阮孝绪、画家阮郜、学者阮元、革命家阮啸仙、著名演员阮玲玉以及南宋度宗钦点的状元阮登炳等等。至于达官显贵魏晋南北朝时期数不胜数,清朝阮元乃三朝元老,历任九省疆臣,授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当代阮崇武官至公安部部长、劳动部部长、海南省省长、海南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以上所列我族名人我不再介绍,网上百度百科等有大量资料,我只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于“名人”这两个字上,何为名人,标准是见于史书记载还是家喻户晓。若是以前一条为标准的话我族名人各朝各代不曾断绝,但是是第二条论又如何。那么上得了台面的恐唯阮籍一人了。以上所列名人绝对是我族精英,但是他们大都术业有专攻,只在某方面成就高而已,至于天下知名,很多人难以胜任,除阮籍外,阮瑀、阮咸、阮元、阮玲玉是比较知名的了。而说到阮孝绪、阮郜、阮啸仙、阮登炳,就算是文化人又有几个知道《七录》、《阆苑女仙图》,有几个人知道与彭湃齐名的早期中国革命家、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者阮啸仙,而我族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阮登炳未通过殿试,宋度宗特赐及第,中状元后也没有大作为。阮籍,以不拘礼法、放浪形骸以及82首咏怀诗而名留青史。我敬他,因为他是我族古今第一人,然而他的思想是难以让人美誉的,尽管那个时代很黑暗。尤其是在世俗横行的俗的今天,消极避世肯定没好果子吃,再说了我也没有先人的才气,学不了这位老祖先整日醉酒,学不了他的青白眼,更学不来他文思敏捷,起草劝进表那般文不加点。但是他的咏怀诗对后世影响极大,咏怀诗和他的其他诗文都是值得后人尤其是我族人好好研究研究的。回到主题,名人之“名”,如以妇孺皆知论,阮氏三雄当仁不让,奈何那是小说虚构人物。而鄙人认为,只要稍有文化之人,阮籍公还是应当听说过的。
        最后谈谈长期以来关注阮姓文化注意到的一个现象。上文说到阮氏人丁不旺,除了说到过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族人淡泊名利,无意仕途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阮氏文化历来重文轻武。看看上段说到的我族名人几乎皆为文人。一个朝代的奠基和显赫无不是以武力得来的,一个家族往往也是如此,至少以武力兴家邦来得快些,而其兴起之后也要有武力的维持与防御,积极防御与备战方能御敌于外,促进自己的发展。从历史上看来汉唐的兴盛和宋朝的积贫积弱即是鲜明的对比。阮氏家族历代俱以文见长,纵有官封将军之辈,也是文人的名誉之职或者是中低级武官。于是纵观历朝历代至用人体制,大宋是最适合阮氏的一代,奈何阮氏在宋朝却出现了人才断层,没有出现真正有能耐的人物,如此只能空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族老祖先们的风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0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山人”的评论非常入理,这位阮氏人的文笔了得,希望他能用真实名字参与阮氏宗亲网站论坛的阮氏文化研究,真想认识这位“海上山人”,当面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1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在南海的问题上那是明摆着找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认识这位“海上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1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16: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山人{: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2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才请来宗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阮小华 发表于 2011-6-24 20:33
    有才请来宗亲网,

    “海上山人”应该是我们阮姓宗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7: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