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8844 于 2011-8-17 19:07 编辑
阮 氏 名 儒
(扬州 阮宗彬辑 2011.08.08)
扬州名人辈出,有“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誉的清代大学者阮元是其中之一。阮元(1764年~1849年),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他是历史上中国禁毒第一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
本人在现场看到,作为扬州市文化博览城项目之一,位于毓贤街的阮元家庙修缮工程由东、中、西三路组成,东路六进房屋按照修旧如旧的风格,恢复了当年太傅东第的原貌,中路通过场景复原,展示了传统的家庙祭祀文化,复建的西路建筑,除了住宅部分外还复建了隋文选楼,这里设扬州学派展览,为扬州学派的研究中心。。
现已复建完成的阮元家庙和宅第,东部宅第现一共六进房子加一座奉恩楼,分别为第一进门厅,第二进照厅,第三进正厅,第四进时内厅,第五第六是住宅。照壁上的“出门见喜”四个字,是道光的墨迹。据说江泽民总书记小的时候,常到太傅街一带跑玩,那时这里还有牌坊,现在年老,每次回家总会走进儿时的记忆。
领略阮家风范
在阮元家庙,您最大的感受是宅第规整严谨,质朴宽敞,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第一道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阮元家庙”匾,并且有楹联:“万古流芳昭祖德,千秋垂泽纪宗功”。走到第二道门,除了楹联“睦族敦亲尊祖训,尊贤敬老葆宗风”外,您还可看到墙壁上有阮元尊崇的四个字,分别为:忠、孝、节、义。
在“东庑”,您将看到中国封建历史上家庙的演变。而在“西庑”,则展示的是阮元迁至扬州后,阮元家族史。
再往后,就是阮元家庙,这里基本复原当年的场景。无论是楹联还是匾“文秉枢衡武承嗣荫”“恩传三锡家衍千名”“亮功锡祜”以及36块“福”,让您领略阮元家族的气节。
中国历史上,建祠堂的很多,但是,家庙不是人人都能建的,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祠南临街围墙正中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石额,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了解阮元成就
阮元多才多艺,7岁开始咏诗,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在这里,您可欣赏到他的书法作品、印章、著作以及诸多名人的照片等珍贵史料。
刚复建的奉恩楼,楼下,主要是阮元生平展,图文并茂的介绍让您了解阮元一生仕宦特达又不废学问,如何成为“扬州学派”中影响深远的领袖人物。因为阮元有“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誉,在“贤相名儒”展览中,介绍阮元在学术方面的贡献,还突出了其政治地位。而在楼上,则复原阮元的故居和书房,让您穿越时空,感受阮元当年的生活场景。
饱眼御赐珍品
阮元在扬州生活近40年,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不辍,在阮元家庙,您还可欣赏到楹联 “敭历宣勤嘉茂绩,优游养福锡蕃釐”这可是道光帝赐给阮元八十寿辰的“礼物”。照壁上的“出门见喜”四个字,有史料记载,是道光的墨迹。
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生于扬州旧城府西门白瓦巷,父亲阮承信(字得中,号湘圃),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大夫,户部左侍郎。阮元幼承家学,8岁能作诗,20岁中秀才,22岁成举人。25岁(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790年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因学识渊博,受高宗赏识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嘉庆三年(1798)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抚浙约十年。此后,又曾先后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在粤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嘉庆廿五年(1820)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六年,迁云贵总督,旋又晋升体仁阁大学士,在道光十八年(1838)致仕,返扬州定居,先后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去世,谥“文达”。
他毕生仕宦特达,学问渊博,著书180余种,编著有《皇清经解》、《经室集》等。阮元是清代书法大家、书法理论大家,更是清代碑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南北书派论》实际上是总结前人碑派书家实践的结果,为清代碑学开山辟路,起着开宗立派的作用。在倡导碑学中,他既是倡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的书法师法唐碑,注重碑帖相融,讲求“金石气、质朴美”,形成了一代新型的师唐书风,开创了晚清书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