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2050|回复: 1

    《幼学琼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6 15: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学琼林》之师生篇。
    主讲人-深圳张圆圆(赖孚) (2012-07-26 10:03:56)
    尊敬的家人们,早上好!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幼学琼林》之师生篇。
    我们先来认识《幼学琼林》,琼林亦作“璚林”。其中一种解释为: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顾名思义:这将是本,不同于其他蒙学读本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人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也有人称之为《幼学故事琼林》。《幼学琼林》是骈(pián)体文(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句式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内容广博、包罗万象。素有“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成语的出处、典故以及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蒙学百科全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学琼林》中的师生篇,原文:
    ●师生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
    学曰家塾,学俸曰束脩。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原文不长。我们归纳来看,不长的师生篇,讲了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振铎:摇动铃铛。《尚书》中记载,古代每年奏派人摇动铃铛一路上进行教化,故用振铎指教育。)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这个“舌耕”,是不是很形象?这跟我们现代不同,我们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少部分是私塾教育;极少部分为在家上学父母负责教育。
    2、称呼:
    家塾教师叫做“西宾”(主人坐东面,老师坐西面,故称西宾)。
    教师的座席叫做“函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塾”,付给教师的酬金叫做“束脩(xiū)”。现在,统称“老师”和“工资”。
    3、学生与老师[弟子与师父(师傅)]的关系: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在《论语》“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此未得及门即指此。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4、教学的效果:
    “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累;
    孔子在杏坛讲学,有三千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学生强于老师: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到现在一般演变成用来形容学生强过老师;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此语出《荀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5、学习的态度和师道的传承:
    “负笈千里”,汉人苏章为求学不远千里寻找明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学习态度呢?看一看,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这种学习精神的人,还多吗?需要什么,直接百度,谷歌;读的书,是快餐文字;学的东西,是技能,为了挣到更多的薪水;唱的歌,是无病呻吟……更可怕的是,多少人,不知何为明师,以为名师就是明师,所谓的专家,学者,理论一条条,道理一堆堆,演讲的时候,慷慨激扬,大众也跟兴奋一把、激昂一场,兴奋一过,仍在原点,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因为我们迷失了,就如无根的浮萍,不知自己将要漂流到哪里。
    “立雪程门”,是指宋代人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像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栽培成就学业,就如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大家都还记得,梁小琴老师,在“小琴小语”专栏给我们讲的颜回吧?缘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传道授业解惑、传文化的载体---师者,却不再受到世人的尊重和爱戴?这些,是不是需要我们做个深度的思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何为师?《易经•师卦》:“地中有水,师”。水,是智慧。那么现在的师呢?是否是那眼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甘冽泉水之井呢?
    “师,众也。”是否有足够的德行和能力,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带领一群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在康庄大道上,给学生一个光明的未来呢?
    “贞,正也”,教师的发心、观点、态度以及高尚的情操,有么?正确么?给学生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是否正确呢?将把学生引向哪里呢?
    “师出以律,失律凶也”,为何如今学生是老大?这是什么象?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现在的师者,能否做到,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的教育体系做到了没?因为尊师重道,才有了老师的倾囊相授,才有了衣钵传人。分享到这里,不知朋友们发现没有,对于学习《易经》之外的经典,如果我们有了《易经》的思维、高度,看其他的内容,都会比较清晰,能类族辨物,很容易分辨。对于这本被誉为“蒙学小百科全书”,更是如此。没有《易经》也就是易根的高度、思维,师道的传承,我们是看不到的。什么是师?怎样的师才能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不读《易根》,我们永远不懂。到这里,想到孔子以: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培育出了72圣人。
    又不得不提我们的大家长,我们的明师,反复其道地告诉我们如何学习,7月12日,来自漳州的陈东清老师,还特意以此给我们上了一课《什么是学习?》
    http://user.qzone.qq.com/1124965 ... &pos=1342307072

    大家长告诉我们学习要有空杯心,恭敬心,笃诚心……,从标点符号做起,从早起学习开始,从每天累积开始,坚持开始……每天,大家长无论多忙,也会来群里,引导大家学习,学习经典,运用经典,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赖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识者视为宝,不识者弃为草”……能学到多少,就看您的心了。还不到两年的时间,我这个国学盲,到现在的分享,大家长,正在成批地培养着无数的家长,成长,成才……那么我们的孩子呢?我们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学习经典,他们是从小学习经典,大了会怎样呢?请问大家:我们到底要做怎么的学生?真学生?假学生?伪学生?家人们,在思考吗?同样,作为大易社的弟子,我也问自己和同门们,要做真弟子,假弟子?还是伪弟子?
    师道的传承,如何传,如何承?育心的家人们,我们都明了了吗???以上,是《幼学琼林》之师生篇给我的启示和思考。《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师卦》: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以此共勉之。我的分享结束。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明师!感恩主持人!感恩家人们!感恩一切因缘!

    发表于 2013-11-2 09: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