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10829|回复: 21

    阮姓文化研究会在京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1 13: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8日,以“传承文化,缅怀先祖,开拓创新”为主题的阮姓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阮绪娟当选首任会长,阮少文、阮战备等17人当选副会长,阮汉先当选秘书长。阮绪娟表示,寻根认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开展姓氏文化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缅怀阮氏先祖,在继承他们优良传统的同时,利用姓氏文化优势持续开展广泛深入的宗亲联谊活动。  t6 E: P1 _$ g! O, E% L
    1 E7 f) @: W0 v6 J
    姓氏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在社会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是联系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重要精神纽带,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经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诸多方面,姓氏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三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中华姓氏文化在应对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 l- x! w1 ?
        阮绪娟认为,姓氏文化研究既有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也有其宗族、血脉、地域特点。研究姓氏文化,不仅要弄清楚其历史渊源、发展与流变,更要研究其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古为今用。她表示,阮姓文化研究会将着重围绕阮氏家谱开展学术研究。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将展开田野调查,从民间收集第一手资料。  r3 L, E1 s! n0 A
         据了解,阮(ruǎn)姓源出有四:一是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皋陶有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姬昌率军灭了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氏,称阮氏。二是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三是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四是出自他族。今台湾土著、京、彝、回、壮、傣、蒙古、朝鲜、锡伯、苗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o1 L$ \# ~/ [3 @. w% f6 {8 x
         阮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3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89位。阮姓在越南是全国最大的姓氏。“阮”的古音为yuan,而非ruan;普通话发音ruan,台语发音为juan,香港发音为yuen,澳门发音为Un。, |5 {  f# W5 p. Q$ S
    ! s5 @! K% v2 k
         另据考证,阮姓望族于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城)。历史名人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阮咸,以及阮孝绪、阮元、阮匡衡、阮丽珍、阮年、阮品。当代名人有一代影后阮玲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开拓者阮真,中共七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山西省委原书记阮泊生,公安部原部长阮崇武,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阮次山等。
    2 M7 v5 R9 ^. n. Y! j6 X4 P8 S( w5 @
        文化部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阮氏宗亲代表,以及首都新闻界代表共300余人与会。+ g+ L7 g0 V6 j3 k* f! n! Z
    * Q$ s8 M# K7 `

    + J; C) ]; W! I% S  Q  u5 z3 e( z7 W% Q  \
    发表于 2013-5-21 2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2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2013年5月20日(农历4月11日),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阮氏家族宗亲共计160人,相聚在阮陵遗址---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共同瞻仰我们的祖陵,祭奠我们的先祖。经考证史料典籍、现场考察文物、遗址、遗存、民俗,阮氏宗亲形成如下共识:; S" u$ r. P/ q3 u( z
         我们共同确认:甘肃泾川是阮姓暨越南阮姓起源地。《诗经•大雅•皇矣》篇载:“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姓谱》、《通志•氏族略》、《千家姓查源》记载:阮姓,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阮髡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约公元前1050年,阮国被周吞并,阮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在泾川生活并传至第十五代孙阮肥子后,约公元前770年,阮氏随着周朝东迁。从泾川迁徙到河南陈留尉氏县隐逸,汉末三国时期在陈留郡形成望族,两晋以后五胡乱华,阮氏开始南迁,宋元繁播闽、粤、台、港及越南。如今,阮姓子孙已遍布世界各地,并且是越南第一大姓望族。) Z, K% k" M6 @$ c% v
        我们一致认为:泾川县博物馆现存商代阮国时期先祖使用过的铜爵、铜觚、陶鬲和西周铜鼎、陶罐等珍贵文物,是阮国存在的重要遗存,当地出土的100万年前象牙化石和5万年前“泾川智人” 头盖骨化石也佐证了阮国故都所在地——泾川具有孕育人类文明和阮氏先祖建都于此的地理人文条件。泾川古代至现代数部地方志多处记载阮囯、阮陵、阮文化诗作等;泾川历史上曾有阮陵书院、阮陵乡、阮陵渠等阮氏文化遗存,王母宫石窟清代阁楼目前能看见“安定赖布衣俗手万紫千红掩阮共”的板对,证明泾川自觉传承保护着阮姓起源泾川的文化之脉。经过3000多年岁月沧桑,阮姓起源和传承的过程明朗、脉络清晰,天下阮姓一脉相承,同为宗亲,今泾川即阮国故地,今泾川水泉寺共池即阮国国都遗址。甘肃省泾川县是全球阮氏子孙的根之所在、祖陵所在,是为天下阮姓源出泾川矣。8 U1 q% P. v4 \2 N2 O1 D
          我们强烈呼吁:所有的阮氏家族子孙,应该紧密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谋发展,更加有序,更加深入地开展各项家族活动,以促进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交流和团结,逐步让我们这个家族分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脉络更加清晰和完善,在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的统一领导下,争取尽快启动修葺阮陵、修建祖祠,恢复阮国遗址共池原貌,以供天下阮姓寻根拜谒,为宗亲和社会和谐繁荣,为国家昌盛富强尽心尽责。" j0 F7 t) Z3 j2 S7 U

    6 @9 U1 a, d% _8 j; J; q0 d- Q! v  x5 m6 E2 T/ N% P: h; a; f: M

    * R( d; r6 O) x  q9 F* O6 B1 z0 A# Z; `# o5 X, t/ Y: n- v  a3 R( h
                                                                           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
    ) S$ L: `, q2 ]8 h1 p! l                                                                             公元2013年5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2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2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阮绪娟当选阮姓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2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0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0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阮绪娟当选阮姓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08: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阮绪娟当选阮姓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